这是一门面向复旦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吸引了来自不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其中不乏旁听的研究生,甚至是青年教师。
新冠疫情之下,行程码+随申码的检查要求,减缓了人们的步伐。AFP是一个老牌的、经典的标志物。
每周一上午是周俭教授的专家门诊时间。根据我们最近的研究,针对肝癌术后病人,通过CTC检测,可以提前半年告诉病人你可能在远处会有转移。诊室里,周俭面对的,往往是一脸凝重的病人,忧心忡忡的家属,有的家属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但周俭传递的永远是自信和乐观——还好还好,是个早期,可以开刀。查完病房的周俭匆匆来到诊室,开始这天的门诊。这比影像学提前4.8个月,比AFP提前8.5个月预警肝癌复发转移。
自此,老百姓也信服上海来的医生了,AFP作为诊断肝癌的一种手段,被慢慢推广到中国乃至全世界。恶性肿瘤之于病人和其背后的家庭,依然是件天大的事。目前,上海获此殊荣的高校仅复旦一所。
项目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 项,并再次与顿慧医疗旗下全资子公司骏实生物合作,研制出国际首台全自动CTC 分选检测系统,可实现同类进口设备替代和升级。项目解决了流体方程组解的整体适定性之系列关键问题。复旦大学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历史性突破,上海市也继2002年后、18 年来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提出了多元协同共组装新策略,实现了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功能的精确调控,将多种功能普适性地引入到高分子和碳材料中,创制了全新功能介孔复合材料。化学系教授赵东元领衔完成的项目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新思想,创制了全新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
包信和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在复旦大学化学系求学,毕业后在复旦执教多年。美国(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5)和日本(J Clin Invest. 2013)著名学者分别撰文评论该研究为临床提供新的肝癌预后预测和转移复发监测手段制图:实习编辑:王风范责任编辑:李斯嘉。11月2日下午,焦扬一行来到南苑学生生活园区看望王麒淦,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信息学院院长迟楠、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陪同。
据悉,村民致信感谢学校之后,桥的故事迅速在校内外传播开来,引起热议,大家纷纷为他点赞。焦扬询问了王麒淦学业情况,王麒淦说:信息学院的课程我都很喜欢,也非常喜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但是现在课程中编程相关的内容比较多,因为读大学以前没接触过,所以学习过程中有些困难。迟楠也对他的学习情况表示关心,叮嘱要抓紧复习,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来学院找老师。8岁就能够捐款修桥,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教育很重要。
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有没有坚持体育锻炼?得知他爱好乒乓球和射击,喜爱唱歌,喜欢文学,焦扬称赞王麒淦爱好广泛、生活丰富,希望他在好好学习的同时,坚持锻炼身体,培养体育爱好。如果不是这封感谢信,我们还不知道你的情况,焦扬来到王麒淦所在的学生公寓,与他交谈,夸他有情怀,有责任感。
最后,焦扬送给王麒淦一套《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本《共产党宣言》纪念册,勉励他赓续红色基因,做宣言精神的传承者。11年来,他做出不凡善举——先后3次默默为四川省漳腊村捐赠、维修了一座桥。
在了解王麒淦的家庭情况、听了他与漳腊村的故事后,焦扬称赞他家教好,作风简朴。王麒淦表示自己依旧每年寒暑假,都会和家人一起回到漳腊村,看望村里的留守儿童。同时,她叮嘱学院和辅导员要给予更多关心。了解到他的困惑后,焦扬勉励他不耻下问,刻苦努力,因为学习没有捷径,学生主业是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积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王麒淦,是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文简称:信息学院)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一名普通本科生。整洁的宿舍中,王麒淦的东西并不多,但书架上按次序排放,塞满了与专业课有关的学习资料和他喜爱的文学作品。
日前,漳腊村全体村民给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写信,桥的故事才被学校知晓。王麒淦表示学校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平时当他遇到问题,需要咨询辅导员和老师们时,都会得到及时回应。
焦扬还鼓励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与老师们和同学们多汇报、多交流。焦扬询问他父母的工作情况,从事的职业
他指出,双方合作扎实有力,成效明显,为宝山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双方更深入的合作。上海宝山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启动,复旦成为宝山高校人才工作联盟首批21所高校之一陈杰对复旦有力推动双方合作项目表示感谢。
双方要围绕落实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以人才与创新为核心,在医疗卫生、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育人、干部人才交流和人才安居保障等各方面进一步推进合作项目,为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实实在在的事,为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制图:实习编辑:张洁玲责任编辑:李斯嘉。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宝山区高校人才工作联盟正式成立。近年来,复旦与宝山加强对接、推进合作,空间巨大。
11月1日下午,宝山区揽才工程走进复旦大学暨宝山高校人才工作联盟成立大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焦扬:对宝山高校人才工作联盟成立表示祝贺,期待双方以人才与创新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合作会前,校党委书记焦扬会见了前来参加大会的宝山区委书记陈杰一行,就加强双方人才引育合作进行会谈。
在宝山创业的校友、复旦智联网络与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宋梁和上海飞凯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斌分享交流了自己在宝山干事创业的历程,鼓励广大学子投身宝山的发展,在宝山的沃土发挥自己的才干。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在大会致辞中欢迎宝山领导到访复旦,并感谢宝山区委区政府为复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工作岗位。
焦扬代表学校,对宝山高校人才工作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宝山区20余家重点产业企业参与了校园线下招聘会,面向毕业生集中推出千余个岗位,岗位类型涵盖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新媒体、市场运营、财务、法务等。
宝山区领导、我校校友薛飒飒向毕业生介绍了宝山的定向选调生及储备人才招录政策。2021年2月,围绕宝山全市科创中心建设主阵地之一的发展目标,围绕服务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要求,学校与宝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会上,陈杰向毕业生们生动地讲述宝山招贤纳才的政策和机会。陈杰说,宝山区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让学子放飞梦想。
宝山20余家企业向复旦毕业生伸出橄榄枝复旦和宝山渊源深厚,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双方签署区校合作协议。此次宝山区校园招聘会,为复旦毕业生提供选调生、储备人才等机会, 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宝山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才政策,为有志于在宝山区工作的复旦学子提供信息和渠道,引导毕业生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陈杰回顾了复旦与宝山合作的历程,指出现在宝山在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中,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渴求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复旦和宝山的人才合作具有非常高的契合度。联盟将通过聚力实施爱才服务、育才赋能、融才凝聚、宣传推介、联动招聘、委托培养、区校合作共育、共建专家智库、校企推介交流、促产学研转化等十大行动,共同推动高校人才资源与区域智力需求无缝对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生态链,使校地合作在共赢中蓬勃发展、同频共振。
尹冬梅表示,复旦作为宝山高校人才工作联盟的首批21所高校之一,将主动承担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落实好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为宝山的发展,持续不断地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她表示,复旦与宝山历史渊源、地缘相邻、人缘相亲。